当前位置: 主页 > 资讯 > 详情
观《大刀王五》重新认识北京“武”文化

光明日报   2021-12-20 17:18:11

观《大刀王五》重新认识北京“武”文化

12月18日、19日,北京京剧院新编武戏《大刀王五》在长安大戏院上演。

这出戏主要围绕北京历史文化名人“大刀王五”的生平事迹进行创作,描写了在清末“戊戌变法”历史时期,“大刀王五”忠肝义胆、救亡图存,终成一代豪侠可歌可泣的故事。

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在之前曾谈道,京剧艺术发展至今经历了231年的历史,其中武戏作为“半壁江山”,伴随了京剧的发生、发展、成熟全过程。现今京剧舞台上新创剧目中武戏匮乏,而北京京剧院有责任、有义务在当下重振京剧武戏。

北京京剧院希望借助这样一出新编武戏来扭转中国京剧“重文轻武”的局面,而对于北京文化的保护者、传承者、研究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,能否借助这出新戏的创作、演出、传播来重新全面认识北京传统文化,挖掘北京传统的“武”文化,恐怕其中也是大有学问的。

“武”的背后

是一种精神品格

德胜门、宣武门、安定门……从这些地名之中便可以感受到北京与“武”之间的关系:武源于争斗,继而战争,北京三千多年的历史,演绎着一出又一出的抵御外虏、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。可以说北京城存在的本身,就是一个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,是一种救苍生于水火的爱国情怀的象征。

在民间,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也有着一种侠肝义胆的品格和精神追求。普通老百姓爱听武侠类的评书,痴迷于武侠英雄:从《三侠五义》到《雍正剑侠图》,从锦毛鼠白玉堂到童林童海川……老百姓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,归根结底,就是这些武林人物除恶扬善、扶危济困。

而王五的身上,融合了上述两种“武”的精神与品格,下为黎民百姓,穷苦大众,上为国家前途,抵抗列强,尽显“侠之大者”四字。就像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所说的,《大刀王五》不仅是武侠人物,更是有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的爱国志士。百日维新的艰难过程中,大刀王五所做的已经超出了一个镖师的社会责任,是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笔。

“武”的背后是与“文”相济

长期以来,人们对北京文化有一种误区,那就是北京文化属于士大夫文化,强调“文”,注重“雅”,实际上北京的文化在呈现形式上,也总是“文”“武”相济。就如同谭嗣同与王五之间,相互扶持,共同成长。北京的文化,没有“武”,文则柔弱无力,如慈禧垂帘下的同治、光绪;没有“文”,武则浑浑噩噩,不过是《定军山》里的夏侯渊而已。

仅京剧而言,从谭鑫培起就有了“文戏武唱”之说,从杨小楼起就有了“武戏文唱”之说。谭鑫培本来就是武生出身,改为老生,虽然其嗓音被时人形容为柔糜,但其实他的武戏和武术功底,让他演的戏并非柔糜而更有豪迈硬朗之气,因此并不能只听《秦琼卖马》“店主东……”或者《乌盆记》里的“未曾开言……”而不说《定军山》里的黄忠、《翠屏山》里的石秀。

同样,杨小楼的“武戏文唱”并不是把武戏往温了唱,而是在对剧情和人物有认识的基础上,把武戏往“文化”上去演,让武打技巧、演员功架服从人物、服从剧情,从而让所演之戏有味道、有嚼头、经琢磨,也只有这样,才能够把武戏中戏文所体现的思想、大将英雄所展现的精神、武打技巧所渗透的理念完整地传递出去。

人们通过高宠的大枪,懂得了什么叫做“大忠”,人们通过高登的扇子,懂得了什么叫做“大恶”,人们通过黄天霸的金镖知道了什么叫做“大奴”,那今天,人们通过王五的大刀是否会明白什么叫做“大侠”呢?这是《大刀王五》这出戏在当下京剧舞台上的一种使命吧。

“武”的背后可观市井百态

为了更好地塑造“大刀王五”这个人物形象,主演詹磊曾亲自去“源顺镖局”旧址探访。虽然物是人非,今天的“源顺镖局”原址只剩下那个铭牌,但是在旧时的北京,镖局众多,乃至于很多作品,如传统相声《大保镖》里都提到了镖局和保镖这个行业。

同时,从事镖行的人来自各地,南北往来,呈现的是一种融合之象,这也再次证明了北京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包容之都。挖掘和研究北京的镖行和镖局,特别是沿着中轴线分布的这些镖局的历史和现状,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中轴线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
此外,镖行与镖局在旧时北京的兴盛,也进一步说明北京的武术和武文化的积淀。镖行虽然重视江湖规矩,但是更重视真正的实力,没有真本领保不了镖。而真正有本事的武术大家和武术人才,用今天的话说,那也是老百姓心中的偶像。所以在旧时的天桥,便能看到两种“武”:一种是靠实力的以武卖艺,观众看的是能耐;另一种是靠花架子和嘴皮子来“骗”,观众纯粹看的是热闹。

如今,“尚武”精神依然能够体现在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在《大刀王五》创排过程中,北京京剧院的艺术创作者曾经到万芳亭公园采风,与马家堡武术队的老大爷们攀谈交流。在北京,民间武术组织和武术爱好者不在少数,甚至很多年轻人喜欢上了北京传统的撂跤。这些都说明“武”文化在北京民间的传播与传承。

根本上,北京的武文化强调的是“尚武”而不是“好斗”,以武德来约束和规范自己,而不是以武欺人,是要以“武”来强健人的体格、塑造人的品格、磨炼人的意志,任何时代,这都是不可或缺的。

《大刀王五》这出新编武戏,或许真的可以让我们正视和关注北京的“武”文化,也可以重新认识北京人,那个骨子里的硬气和正气! 文/本报记者 满羿 摄影/本报记者 王晓溪

相关资讯